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我会又一篇社情民意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发布时间:2022-11-12 | 信息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淮南市委员会办公室 | 作者:淮南民建 | 浏览次数:861


接市政协反馈,我会社情民意《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电动汽车“充电焦虑”》被市政协采用,报市委市政府,获得多位领导重视批示。

市委书记任泽锋批示:“请住建、交通商相关部门研究办理,要有规划、有计划实施!”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批示:“请劲松同志阅研,请住建局、城管局按照规划,积极推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良鸿批示:“调研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很好意见。充电问题关系电动汽车发展和绿色出行。请德春同志牵头研究一揽子系统方案。”副市长张劲松批示:“请住建局、城管局认真研究,提出积极性、建设性意见报研。”

这篇社情民意是由国网电力公司淮南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程晓君和民建市委会三级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陈晓青撰写。文章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具体可行。

近年来,在市委会主要领导的亲自示范带动下,我会参政议政工作不断进步,取得佳绩。请广大会员勇担参政党职责,多反映、反映好社情民意。(孙雪松)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电动汽车“充电焦虑”

近年来,我市电动车上牌数量快速增长,充电已成为购车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1、电动车辆上牌量井喷式增长。2019年至2022年前9个月,我市电动汽车上牌数分别为31449925433854台,占当年新增机动车的比例从2019年的0.77%提高到今年的12.68%。截至9月,全市电动车共8898辆,共有充电桩4393个,车桩比为21(合肥车桩比约1.241,初步形成了市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可满足日均15万辆新能源车充电需求)。预计,今后几年我市电动车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充电难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应未雨绸缪。

2、私人充电桩限制多,安装率低。虽然当前购车时一般配送了充电桩安装服务,但私人充电桩安装需要满足4个条件:一是有固定停车位;二是停车位附近有用电设施安装条件;三是小区整体用电负荷能够承受;四是小区物业同意。很多小区难以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老旧小区更为突出。2021年至今我市私人充电桩安装1562个,仅占同期新能源车上牌量的24.4%,很多电动车车主只能到公共充电桩充电。

3、公共充电桩数量少,运营情况不佳。我市目前有公共充电站41座,充电桩426个,其中国网公司24116个,社会化公司17310个。这些充电桩一是充电价格高,每度电价基本在1.6元左右,较居民用电高出很多。二是停车另收费,很多充电桩安装在收费停车场,为了充电还要另交停车费。三是油车占位多,如国网五一公园充电站的智能地锁多次被人为破坏,充电位基本被燃油汽车挤占。四是成本回收慢,部分社会充电服务商亏损倒闭。据国网建设的充电桩测算,需20年左右方可回收投资成本,影响运营商投资意愿。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淮南市公共充电设施布点规划(2021-2025年)》,提高大功率直流快充设施比例。严格落实新建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桩不少于车位数20%的要求,现有公共停车场没有达标的要增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与运营商合作建设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在国有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扩容建设充电设施。在既有和在建的公共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不需单独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

2.多部门合力推进私人充电桩安装由住建和供电部门主导、规划、消防和街道、社区、物业公司配合,在新建小区停车场,按一定比例配建私人充电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合理预留充电容量,建设新能源车充电专用电力通道。探索“多车一桩”、“车桩共享”等模式,鼓励个人充电设施共享开放。

3. 加强充电停车位管理。禁止燃油车占用公共充电车位。出台充电车辆停车费优惠政策,对进入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场充电不超过2小时的,免收一次机动车停车费。鼓励公共机构和企业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对外错峰开放,便捷居民充电。

4. 探索换电站建设模式。依托大型电动车生产企业或充电运营企业试行电动车换电模式,在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公共交通车辆领域和邮政环卫等特种车辆领域先行先试。